中国老人在清迈住院做手术,需要花多少钱?
S老师和D老师这对伉俪,都是来自中国的退休教师,年龄70岁左右。
当旅游到清迈的时候,正遇上疫情肆虐,各国封城封门,向来随遇而安的夫妻,便只能把旅游签改成养老签,暂把他乡当故乡,过起了云淡风轻的日子。谁知……
6月8日下午,麦考密克医院,看见活检报告单上的良性结果,虽然已有心理准备,S老师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事情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
向来生活有规律,进出“口”很准时的S老师,最近几周忽然发现大号不听话了,一天几次不说,还发现有黑便,黑便就意味着有内出血,感觉应该尽快去医院了。
但是,身在异国他乡,不熟悉当地医院,突然想起曾经有朋友推荐过清迈的麦考密克医院,一家已有133年历史的教会医院。
于是,平时身体杠杠的两位,5月24日,第一次体验了泰国的医疗服务。
门诊大厅外有护士迎接,微笑询问是否发烧,有无感染过新冠,得到否定答案后被请进去,有导诊护士接力。
得知是中国人,便叫来年轻翻译小谢,全程陪同走完挂号、录入信息、测血压、心率、体温、体重等程序,然后安排去消化科候诊。
这过程里,都是不断地“请坐”,几乎没有站着的时候。大厅里候诊患者不少,大家都安静地候诊,没有二老担心的人声鼎沸。
消化科医生看上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年先生,和蔼耐心,通过翻译,详询病情,建议先做血检和便检。
翻译领着到抽血处抽血,还详细介绍取便器具的用法,约好第二天早上送过去。
第二天早上送检以后,下午一点半他们如约见到昨天那位消化科医生,这时候检查结果已经送达医生。医生怕病人不懂生理构造,专门拿一个肠道模型,向其介绍病情。
这时候,关心丈夫的D老师凑过去倾听,医生立即停止讲解,站起来把远处D老师的椅子搬到他身边,让她坐下来一起听。这一绅士细节让D老师感动不已。
随后医生拿出检查结果,告知S老师有隐血,必须做肠镜,还要半麻,并说了大致费用。
D老师问何时入院,医生笑着说:“今天或明天,看病人方便。”因为没有准备,两人商量回去取一些住院物品第二天入住,医生便开具了入院单。
26日上午,门诊部护士一看见入院单,立即叫护工推着轮椅让S老师坐下,全程推送需要检查的科室。
先是分别给他们做ATK,这是新冠疫情以来他们第一次做核酸检测。很快拿到阴性结果后,护工推着S老师不断进出X光、心电图室、注射室,安静又有序。
在注射室有护士协助换好病号服,躺到移动病床上,护士开始给病人输液。
期间,有工作人员问:“目前只有6人间和单人间,请问选择哪一种?”得知6人间一晚1700铢,单人间一晚2300铢,可以家属陪护,二老选择入住单间。
当护工推送至住院部三楼病房,立即上来几位护士,协助病人在病床上躺好,就开始分工量血压、测心率、考体温。这流程后来在住院期间每天多次,每次测过以后,笑脸盈盈的护士都竖起大拇指:正常。
当天入住已经下午2点,有护士问病人家属吃午餐没?听说还没,立即帮助订医院陪护餐食,猪肉炒饭和汤,费用60铢,与外面小饭馆差不多。
而病人的餐食根本不用操心,马上就送到病床边了,是根据第二天做肠镜特制的,蛋羹、美味营养羹、浓米汤。晚餐也是类似的流质,同时输液到次日晚上。
让D老师吃惊的是,虽然病房是单间,却有30多平米,配有电视、冰箱、空气净化器。病房里面玻璃推拉门外还分隔出一个就餐区,有饭桌、微波炉、餐具。
卫生间和浴室干湿分开,阳台尽头的洗漱台上配有类似酒店的洗漱用品全套,还有卷纸、盒装纸巾以及全新的洗洁精和洗碗布。
而供陪护睡觉用的宽敞沙发床和毛巾被,非常干净。结果,二老按照国内住院携带去的东西全没用上,只有自己的洗脸毛巾派上用场。
尽管D老师全程陪护,后来回想,其实只是陪伴而已,护理都是由护士完成的。
当天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为让病人得到及时救助,在病床旁和洗手间都有紧急按钮,结果S老师用酒精消毒马桶时,不小心触碰到旁边墙上的按钮,3个护士立即冲了进来,以为病人呼唤呢。
她们反应之迅速,让二老实在感到了“病人为中心”的医德。
27日凌晨4点过,值班护士把灌肠液体配置好并叫醒病人让其分次服下,上午10点过,两位男护士推车过来帮助病人换上手术服推走,让D老师在病房等候。惴惴不安3小时后,终于见到手术后的丈夫。
S老师状态不错,告诉牵挂的妻子:看病的消化科医生做的手术,非常认真仔细,切除了3个肠道息肉,大的直径有10mm,均送活检了,10天后出报告;
整个手术过程,女麻醉师一直在半麻的S老师旁边细声耳语,关注病人状态,解除焦虑;翻译也全程陪同在侧。
下午,主刀医生亲自把肠镜报告送到病房,并安慰病人,结直肠切除的息肉有90%的可能是良性,最终结果要等病理报告。这让病人深感欣慰。
5月28日上午出院。虽然药袋上的英语标注D老师看懂了,但护士依然不放心,还是打电话让医院的中文翻译仔细告诉她回家服药流程以及饮食禁忌,并再三确认病人真的不需要轮椅送出医院,才在“萨瓦迪卡”中告别。
那一刻,二位老师终于体会到什么叫“以人为本”。
最后说说医疗费用。由于S老师买了泰国的医疗保险,24日刚进医院就登记了保险卡信息,24日和25日两次门诊去收费处结账,因为没有超出门诊保险每次2000铢的费用,病人只是签名,由医院与保险公司结算。
出院时,医生开的回家服用药需自费,加上D老师作为陪护者的ATK检测费和餐费需自付,全部自费部分一共1950铢(人民币约390元)。
病人从就诊到住院手术5天的费用包括住宿和餐食,总共约38500铢(人民币约7700元),全部由医院与保险公司结算。
虽然私立医院不是慈善机构,在住院前是请S老师在一份印有“如果保险公司不能报销,病人需自己垫付然后与保险公司结算”的单子上签字,而不是必须先交押金才能入院的规定,让二位老师很感慨。
D老师道:“我活了近70岁,第一次体会到进医院不是去求人的,而是被人暖心服务的。”
相较于妻子的感性,S老师观察到,泰国医生偏重与患者的沟通,以自己的诊断为主,使用仪器为铺。
而且主治医生从诊断到手术到术后恢复都是同一人。这样的设计,显然对医生个人的医术和职业道德要求更高,病人也没有被过度治疗的担心。
更让S老师欣慰的是,在这次治疗中,临床医生,把握了最重要的谨守本手,也就是遵照全球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病救人,而不是所谓创新,拿病人当小白鼠——守住这一点,就是好医生。
本手之上只有极少数天才医生,才可以追求妙手,而妙手可遇而不可求。作为患者一定要避免的,是俗手,俗称庸医!
最后,经历这次泰国医疗的贴心服务的D老师总结:“在医院这5天,我们接触到的所有人,始终微笑着。泰国,真不愧为微笑的国度!”
本文由热心读者投稿,图片为网络图片
精彩推荐: